中风后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以下做详细介绍。
肌肉萎缩不光使胳膊、腿没劲,有时还能造成关节挛缩,而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所以说,脑中风病人在急性期进行康复训练,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办法。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肢肌力,恢复患肢功能有重要意义。
康复治疗的肌肉萎缩办法是在急性期根据病情进行患肢和健康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由护理者用手指对病人四肢由上而下进行揉搓,每日进行5~6次,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尽可能地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肩关节外展、内旋,防止内收畸形。肘关节稍屈曲,也可变换伸值位。
腕关节稍背屈。手指轻度曲屈,最好握直径4~5厘米的长方形物体。髋关节伸直,腿外侧可放置沙袋或枕头,防止下肢外展外旋位。膝关节伸直,防止屈畸形,足与小腿呈90度角,防止足下垂,这样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提高肌力,防止肌肉萎缩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性期过后,在药物、针灸等治疗的同时,可由家人进行患侧肢体各关节各方面的被动活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度,以带动患肢功能恢复。肩关节以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为主,也可以进行旋转活动。手指可以用屈伸、摇晃捋顺的方法。下肢的活动可以参照上肢的办法进行。
在整个过程中要用各种方法对上下肢的肌肉进行按揉搓。同时患者要主动配合练功,要做肌肉的假想运动。也可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或先由能活动的手指主动地反复活动带动还不能活动手指,然后逐渐进行整个肢体的功能活动。这样通过急性期的预防及恢复期的主动与被动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力,恢复关节的功能,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使病人恢复料理自我生活的能力,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
脑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应适当的做一些肢体锻练,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